探秘中国陆军启动组建维和待命部队:“东方蓝盔”随时出发!
从1982年开始承担联合国维和行动摊款,到1992年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数百人的工程兵大队,再到派遣成建制部队前往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合国苏丹特派团、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特派团、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等任务区,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
目前,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出动维和官兵最多的国家。针对新的形势需要,中国积极组建维和待命部队,为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展开紧急出动演练。图/CFP
蓝色“高尔夫球袋”
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陆军”披露,按照中央军委要求,陆军启动组建了包括维和步兵营、维和工兵分队、维和运输分队、维和警卫分队、维和快反分队和维和直升机分队的6类19支维和待命部队。11月16日至17日,陆军在确山训练基地组织了维和工作集训,采取集体授课、分组讨论、课目演练等形式,就维和待命部队、维和任务部队的建设与运用等课题深入研讨。
“组建维和待命部队是践行习主席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的一个政治任务。组织这次集训,就是要研究部署维和待命部队建设任务,规范遂行任务的方法程序,进一步提高陆军部队履行维和职责遂行维和任务的能力水平。”陆军参谋部领导介绍,我国严格按联合国待命机制派遣力量,8000人维和待命部队最快可实现60天内快速部署。
“维和待命部队将按照联合国训练标准,组织开展针对性、适应性训练。”负责集训的陆军领导说,维和待命部队建成后,将有效优化陆军维和力量结构,形成以待命部队为基石、以任务部队为骨干的力量体系。陆军将拥有一批常态保持良好战备状态、具备遂行指定任务能力的专业化维和力量,既可保障现有维和任务轮换,也可随时向当前任务区紧急增兵,还能响应联合国需求快速向新的任务区出兵。
另据中央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介绍,在确山基地,参训官兵结合之前的维和实战经历,实施启动紧急预案、占领配置位置、形成防卫态势等课目演练。在营地防卫课目中,参训官兵要模拟处置诸如哨位遇袭、难民冲击营门等情况,第二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营长李红奇说:“我们只有在国内充分地预想情况,扎实地训练,出国之后才能做到心中不慌、从容应对。”副旅长韩本清透露,以前我军工兵分队执行国际维和任务,要组织三个月的集中强化训练,“现在我们已经把执行维和任务作为常态化的工作进行落实,与日常的战备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一系列授课、观摩、交流,让参训代表收获颇丰,即将奔赴维和战场的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作训参谋刘向表示:“通过这次集训活动,确实让我们感受到国外维和形势的紧迫性和多元性。”陆军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周秉毅强调,如何有效参与全球安全治理,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是陆军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强军思想必须回答好的重大现实课题,也是组织这次集训的深层动因和战略考量,“组建维和待命部队是践行习主席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的政治任务,陆军作为我们待命部队的主体力量,组织集训就是要研究部署维和待命部队的建设任务,规范遂行任务的方法程序,进一步提高陆军部队履行维和任务的能力水平”。
英国《简氏情报评论》指出,由于维和活动的多元(多维)化与复杂性,联合国对维和待命部队的要求显著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维和待命部队被赋予一种“高尔夫球袋”的性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军兵种的部队犹如一个球具袋,而每支部队犹如特殊的球杆,联合国要选择适合的部队去执行特定的任务。至于每次任务中需要哪些部队,则由联合国维和任务指挥官与参谋群(司令部)负责拟定,他们先对任务区进行侦察(勘察)与分析,再向各出兵国要求特定的单位、人员与装备。而各出兵国负起平时部队的训练与卫戍(装备)工作,让他们保持高度战备能力,以满足联合国的紧急任务。
驻黎巴嫩中国维和工兵举行应对防卫演练。图/CFP
“走出去”的一部分
“维和任务本不该交给战士,但矛盾的是,只有战士才能完成它。”前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如此形容头戴蓝盔的维和部队,自1990年以来,我军已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超过3.6万余人次,先后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2013年《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曾提到,中国维和部队主要承担工程、医疗、运输等二线任务,但这种局面在2013年发生改变,中国派出由工兵、医疗和警卫三支分队组成的维和部队前往马里,其中警卫分队代表中国首次派出安全部队参与国际维和。2014年,中国向南苏丹派遣700人的维和步兵营,则比马里那次更进一步,因为他们完全由安全部队组成。
要强调的是,联合国框架下的安全部队不等同于通常意义的战斗部队,因为联合国维和部队不存在作战对象。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有关国家和人民恢复与维护和平,防止战争,监督停火,维和人员不直接卷入驻在国武装冲突。正如美国思想库国际危机组织(ICG)的一份报告所指出的,尽管中国维和安全部队呈现“重武装化”迹象,但总体上仍符合当年哈马舍尔德所倡导的“维和铁律”——“东道国同意”和“仅在自卫时方可使用武力”,安全部队只是为了更好地在复杂环境中执行维和任务。
不管派遣一线安全部队还是二线后勤保障部队,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事业是中国军队“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一部纪录片所形容的:“他们没有战场,没有敌人,和平是他们的使命,蓝盔是他们的象征。”据联合国官方发布的数据,从2004年1月到2010年1月,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兵力增长了六倍,在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是出兵最多的国家,法国仅在2006年一度超越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70%以上的中国维和部队投入到非洲任务区,在苏丹、科特迪瓦、刚果(金)等特别艰苦的地方,在其他国家维和人员不愿前往的偏僻村庄,中国维和部队发挥优良作风,以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投入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维和官兵在非洲新建和修复道路超过8700公里,排 45 28240 45 12794 0 0 3323 0 0:00:08 0:00:03 0:00:05 3323地雷和各类未爆物8900多枚,运送物资60多万吨,圆满完成联合国赋予的各项维和任务。利比里亚总统约翰逊·瑟利夫曾称赞中国维和部队“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使者”。原联合国苏丹特派团第一副特别代表泽里胡恩表示:“中国赴苏丹维和分队是联合国的典范,(我们)对中国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赞赏和感谢。”
即便是在挑剔的美国军人眼中,中国维和官兵也是值得尊敬的战友。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菲利普·罗杰斯曾与中国维和军人在西撒哈拉共过事,他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当时在西撒哈拉的维和行动由法国和中国军事观察员共同领导,法方负责北区行动,中方领导南区。维和指挥官身负责任区内的巡逻、后勤、医疗、航空及缔约各方违约查证等重任,负责南区的中国军事观察员能干敬业,他们能说流利的英语,还有部分人能讲法语。为避免西撒哈拉冲突双方监听到维和观察员的行踪进而隐藏违约证据,中国军事观察员在需要时会用当地人不太懂的汉语进行无线电通信。
中国维和官兵英语培训。图/东方IC
“善治和平”到“巩固和平”
“中国维和部队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像是中国外交的试金石,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界对其的关注程度有增无减。”美国思想库国际危机组织(ICG)在2009年出台的《中国的联合国贡献与日俱增》报告中称,中国军队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力所能及地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加联合国组织的海外维和行动,参加各类国际灾难救援和人道主义援助,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要指出的是,自2002年中国对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不断扩大以来,“中国维和人员的强项主要在于工兵和医疗队,其他方面仍然有诸多可发挥的空间。”一位中国国际问题专家注意到,中国维和正走出“修路筑桥建医院”模式,除了在“国家能力建设”方面扩大支持外,作为对联合国“善治和平”的补充,中国正努力推进“巩固和平”的部分,将遣返安置、稳定治安、青年就业、消除贫困等内容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维和的内涵。像在非洲任务区,中国不仅有维和部队帮助冲突区恢复和平,还在联合国框架下支持当地政府建立和运行有效的民事机制,中国维和事业已不仅体现在“量的扩张上”,更体现在“质的提高上”。
据公开报道,2012年,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通过联合国维和警察派遣前培训课程认证,成为亚洲首个通过此项认证的国家。随着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持续深入,继维和军人之后,对维和警察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维和警察综合素质要求必然越来越高,培养和储备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联合国甄选考官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正为此积极努力。
维和待命部队 是联合国成员国按照《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待命安排机制(UNSAS)组建的成建制军警部队,平时由出兵国组织专业训练,联合国维和行动部负责对其技能水平进行考评,在考评合格后列入待命机制部队。此类部队接到联合国要求后可随时出发。
目前,联合国已将“待命安排机制”改称为“维和能力待命机制”(PCRS),旨在联合国总部与具备组建待命能力部队的成员国间建立更具可预见的、更为动态的互动机制。根据不同待命级别,维和人员和装备须在规定时限内有能力部署到任何任务区,目前分四级:
一级为鼓励成员国按时间节点组建一支拥有维和所需的人员和装备、具备部署能力的部队,保证所有人员需获得基础训练和人权筛选资格;
二级为成员国按照联合国作战需求组建部队,且该部队经过联合国总部评估组评估后由一级提升到二级;
三级为所组建的部队经过联合国总部评估组评估后确认其待命等级达到三级;
快速部署级为出兵国组建的部队经过联合国总部评估组评估后达到三级,接到联合国总部请求后能保证60天内部署到任务区。